<table id="m21k0"><strike id="m21k0"><b id="m21k0"></b></strike></table>
    <table id="m21k0"><strike id="m21k0"><b id="m21k0"></b></strike></table>
  • <p id="m21k0"><ruby id="m21k0"><menu id="m21k0"></menu></ruby></p>
      <td id="m21k0"></td>

      歡迎訪問阜陽焦點

      房產

      民生

      旅游

      美食

      首頁
      美食
      美食資訊

      這是阜陽人從早吃到晚,百吃不厭的美食~

      時間:2021-11-10 10:11:41&
      來源:阜陽日報
      瀏覽量:

      阜陽,位于皖北,著名的百億糧倉。如今,阜陽人也愛曬家鄉美食,格拉條首當其沖。

      這種被叫作格拉條的美食,其實就是一種面條,有點像武漢的熱干面,又有點像山西的饸饹面。


      640.png


      阜陽人說,格拉條好吃。壓制好的面條,放進滾開的水里燙燙,撈出來,稍微控一控水,放進碗里,配以黃豆芽、芹菜段、豆角、香菜,再用芝麻醬、辣椒油等佐料調味。滿滿一大碗,用阜陽話叫“給吃”,意思是分量足。

      阜陽人常常對外地人說,不斗一碗格拉條,等于你沒有來阜陽。

      “斗”,是阜陽過去慣用的土語,現在講普通話的多了,但偶爾還能聽到。阜陽人說吃一碗面條,叫斗一碗面條,說喝二兩酒,叫斗二兩酒,說一個人會辦事,叫會斗事。凡此種種,不一而足。

      一個“斗”字,把阜陽人的語言,發揮到了極致。

      或許,這就是一種文化的凸顯,它形神兼備地給了我們一個想象的空間,把簡陋奔放的意識,置放在能傳承悠遠的感性的語言景觀里。

      于是,就有了“斗”一碗格拉條的說法,而不是吃一碗格拉條,因為這個吃字太平庸化了。只有斗,才能凸顯阜陽人的豪爽、才能把吃格拉條那個熱鬧的場景,表現得淋漓盡致。

      因此,“斗”一碗格拉條,應該算做是一種恣意的享受。


      640.webp (11).jpg


      阜陽人愛吃格拉條,但很少在家吃,因為家里做不出街邊小店的那個味。

      在阜陽,格拉條既不屬于早餐,也不屬于晚餐,而是從早晨賣到晚上。

      一食一城。每個城市都有著專屬的小吃文化,如果你去過阜陽,發現街頭巷尾賣格拉條的小店非常多,有點名氣的生意爆棚,幾十個人同吃一鍋格拉條,儼然是一場轟轟烈烈、扯展喉嚨的聚會。

      說實話,比起南方的蔥油面、陽春面,阜陽格拉條和阜陽人的性格差不多,少了幾分細膩,多了幾分粗獷。在南方人眼里,阜陽人不講究吃喝,換句話說,吃得不夠精致。

      說阜陽人的面條吃得不精致,其實是一個誤會。就拿格拉條的制作工序來說,一碗看似粗獷無比的格拉條,自有它精致之處。首先,要會和面,確保面條的勁道;其次,配菜用的黃豆芽不能有豆腥子氣味,芹菜、豆角須焯水,斷生即可,多一分鐘都會影響口感;再次,辣椒油講究的不僅僅是辣,還要香,還有調味品的搭配與比例,更是決定一碗格拉條味道好壞的關鍵。



      640.webp (14).jpg


      阜陽格拉條店人氣旺,有人大清早兩眼一睜就想吃,仿佛早晨不吃一碗格拉條,這一天就不知道咋過。

      所以,格拉條店主往往不敢怠慢,兩口子早早從床上爬起來趕到店里。

      火旺了,水開了,格拉條機子抬起來,架在鍋口上。

      干練利索的女人往格拉條機子里塞著搓好的面團,男人一按電門,“吱”……一根根格拉條便落在滾起水花的大鍋里,盤旋起來。

      此時,有喜歡吃頭一鍋面的食客早早就來了,站在周圍,有一句沒一句地和女人開著玩笑。因為都是老熟客,即使玩笑開過頭,女人也不惱,惹得大家哄堂大笑。

      談笑間,只見男人撈起鍋里的格拉條,放進水盆里過涼,片刻后,再撈出來扔進開水鍋里。趁這個空隙,店主轉身把十幾個大碗一字排開,黃豆芽、芹菜、豆角墊底,又轉身抄起撈罩子,根據大小碗分量的不同,把燙好的格拉條撈進碗里,各種調味品再緊跟其后,最后加一撮香菜,就像文章里的句號,標志著所有的制作程序結束,一碗格拉條就制作成了。

      于是,一場格拉條的盛宴就這樣開始了。頓時,店里響起了一片“呼嚕呼?!背愿窭瓧l的聲音,此起彼伏。



      640.webp (13).jpg


      吃格拉條,不像吃陽春面,沒有湯湯水水,吃的時候首先要把格拉條與各種配菜攪拌均勻,確保每一根面條都沾滿調料,這樣吃起來才有滋味。但拌面的時候,稍不注意,芝麻醬就會飛濺到臉上或衣服上。

      如同喝咖啡需要伴侶,阜陽人吃格拉條需要配上一碗湯。這碗湯要么是豆芽湯,就是焯過黃豆芽的水,不要錢,隨便喝。要么是雞蛋湯,阜陽人叫“雞蛋茶”,就是拿一個雞蛋打碗里,攪拌了,舀一勺開水,沿碗口沖入碗里,瞬間蛋花泛起。

      阜陽有句老話叫“坐有坐相,吃有吃相”。但遇到一碗格拉條時,卻很難做到溫文爾雅,就是再有學問的人也會斯文掃地。因為吃格拉條必須張開嘴,頭歪著,才能咽下去。隨后,端起一碗湯,“咕嘟咕嘟”喝幾口,放下湯碗,愛吃生蒜瓣的,再“咔嚓”咬一口生蒜瓣,接著又挑起一筷頭子格拉條吃起來,如此反復。

      這吃相看起來似乎有幾分貪婪,食客們卻是相互都不覺得丑陋,反倒覺得是一種痛快,一種瀟灑。即使是有身份的人,面對如此美食,他那高貴的矜持也會蕩然無存,最終被同化成同一個吃相。

      多少年來,一碗格拉條,從早餐吃到傍晚,從春秋吃到冬夏,沒有聽說誰吃煩過。



      END

      分享:

      强姧伦久久久久久久久